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襄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找准路子摘穷帽——关注贫困县脱贫摘帽之崆峒篇

2022/5/2 5:18:18发布77次查看
【三年决战奔小康】
找准路子摘穷帽
——关注贫困县脱贫摘帽之崆峒篇
秋日的崆峒区麻武乡月明村村舍亮丽,道路通畅,环境怡人。精准脱贫使该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记者张子恒摄
深秋,走进崆峒区,处处洋溢着喜悦。
喜从何来?
崆峒区位于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是全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
前不久,崆峒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摘掉了片区贫困县区这一沉甸甸的帽子!
从2013年到去年底,崆峒区贫困人口从4.89万人减少到5013人,贫困发生率从14.9%下降到1.46%。
他们是如何打赢这场攻坚仗的?
一户一策,下足绣花功夫
作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平凉其他地方处于领先水平。去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38.2亿元。
经济好的地方搞扶贫,有优势。同样,容易被忽视。
当地政府清楚认识到,要把精准扶贫当做“一号工程”来抓。区里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资金保障等11个专责工作组,逐级签订脱贫攻坚目标管理责任书,自上而下强化责任意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绝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只有大家都发挥出作用,力量才能更大,效果才能更好。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崆峒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关于精准扶贫饮水、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电力等20个支持方案,出台了26条聚焦深度贫困乡村推进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就这样,扶贫的大河被分成多个支流,不断向各贫困地区渗透。
对贫困户精准识别,是扶贫工作开展的前提。崆峒区用上“显微镜”,识别出贫困村105个、贫困人口4.89万,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及时建档立卡,实现扶贫对象应纳尽纳。
摸清对象后,崆峒区坚持一户一个方案、一户一个策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户退出标准,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政策扶持,资金保障,是扶贫工作的“生命线”。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崆峒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6年13.9亿元的资金投入量,是上一个五年的2.7倍。
为实现扶贫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崆峒区根据部分贫困乡村地域相连、情况相似的实际,打破村域、地域界限,创新投融资机制,实施了南部山区和北部塬区整流域推进工程,以路串点,以点连线,推动整流域整片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共建共享。
凝心聚力,打破贫困瓶颈
崆峒区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阴湿林缘区、北部干旱山塬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三个片带。
这些地区,沟壑纵横,梁峁起伏。
“出门靠走,通信靠吼,喝水靠挑,养牛靠放。”这曾是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村民多年的生活写照。
因为山大沟深,这里76户农户被分散在13个梁峁沟壑里讨生活。因为道路狭窄崎岖、雨天湿滑泥泞,“鞭杆、雨鞋、烂棉袄”成了当地人出行必备的“三件宝”。
村里虽有养牛传统,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连日子都过不下去,怎么发展产业?
发展受制约,就搬迁。基础设施差,就建设。面对挡住群众发展的“拦路虎”,崆峒区攻坚丝毫不含糊。
搬迁要有地。可在颉岭村,不是这个山,就是那个沟,一块平整的地都难以见到,往哪搬?
在经过广泛调研摸底、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崆峒区拿出不一般的魄力,决定削山头,造平地!
说干就干。一年的时间,颉岭村的5个山头被削平了。又一年的时间,新房子建起来了。
2016年,颉岭村在3个安置区,对76户农户进行了整体搬迁、集中安置。
同样的搬迁工作,还在区里多个情况相似的乡镇进行。
麻武乡月明村74岁的村民杨春海没想到,短短几年,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
“出门不沾泥、进门不带土、吃水不压肩、烧水动指头……”杨春海顺口溜般地说出对新生活的礼赞。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让群众挪出了穷窝窝,也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乡从分散的42个社集中到21个社,搬迁后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节约70%的费用。”麻武乡党委书记秦勇臣说。
目前,崆峒区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5个,安置群众2298户。
基础设施也得以不断完善。全区已实现行政村沥青水泥路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饮水安全率达到100%,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
走上水泥路、吃上放心水、用上安全电、住上安全房。看得见的新变化,让群众脱贫致富动力十足。
因地制宜,拓宽产业路子
搬出大山沟后,峡门乡颉岭村村民马龙就有了发展牛产业的信心。
“以前喝水要去沟里担,哪里还顾得上牲畜。泥土路又窄又烂,拖拉机根本进不到田地里,饲草全靠人背。牛吃干草、靠放养,根本养不肥……”马龙说,他总想靠养牛甩掉头顶上的“穷帽子”,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易地搬迁后,马龙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在新建的养殖小区有了牛棚和青贮池。
“现在,自来水通到牛槽,动力电带起铡草机,拖拉机哪块地都能开进去。建牛棚、买母牛、下牛犊都有补贴……政策这么好,想不发展都不行。”4头,8头,12头……两三年下来,马龙家牛棚的空位不断减少,他也如愿靠养牛摘下贫困帽。
“以前,大家各过各的。居住地集中后,都争着干,比着干。这家牛卖了1万元,那家就争取卖得更好。”让村支书马文成感慨的是,这几年,村里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大改变,“我要发展”的氛围在颉岭村愈演愈浓。如今,颉岭村的牛产业发展到户均10头以上,养牛真正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崆峒区大力扶持牛产业发展,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目前,全区累计建成万头养牛乡12个、千头养牛村75个,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41.5万头。
一花独放不是春。崆峒区按照“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前脱贫抓劳务”的思路,着手实施多元富民产业适宜区全覆盖。
花所镇光明村贫困户谷晓玲就是劳务扶贫的受益者。她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上班5分钟就到,一个月收入近两千元。”谷晓玲说,自从两年前开始在村里的天源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上班,她就告别了为打零工、东奔西走的不稳定生活。
一个个富民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崆峒区甩掉了贫困帽子。
穷帽摘了,是不是脱贫攻坚工作就此停止了呢?
“脱贫摘帽了,反而感觉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记者采访时,崆峒区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们纷纷感叹道。
他们深知,面对人民群众全面小康的期盼,他们仍有差距,仍需努力。(记者 宋振峰 杨唯伟 白永萍)
来源:甘肃日报
襄阳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