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以为去国外学习艺术是一件浪漫又美妙的事儿,好玩而且不会太累,肯定不会像学习经管类或者是金融商科类的同学那么辛苦和无聊。可是事实上是这样么?去国外顶级设计院校学习设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首先,幻想着去国外学习艺术设计是轻松好玩的事情的同学,可能你们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观念和心态,否则幻想和实际出入太大可能会让你们在刚刚踏出国门遇到第一个作业,就开始思考人生为何如此艰辛。
实际上,想去到国外学习艺术设计的同学,只要拿到的是一线设计学院行列内的offer,基本上也都在前期听说过学长学姐的血泪史,但估计对所谓的“累”还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激情满怀就去了。
确实,在每周平均作业量70+小时,大课小课不断轰炸,lecture、seminar、workshop、studio课程反复折磨之下,杂七杂八的事情都要自己解决,遇到midterm和final时候可能连续三天睡只4-5个小时。去超市买生活必需品都要以分钟计算,路上没准还要啃个三明治填饱肚子,没空逛街、没空遛弯、没空吃下午茶,恨不得站着都能睡着的状态也是时有发生。
每天能睡5个小时就不错,这样的状态保持下去,几年坚持下来,同学们就会深刻的发现留学对于每个人自身的意义是多么深远,它不仅局限于专业水平的提升,更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自身的未来更加长远的道路上提供助力:
deadline下培养出的超强执行力
在国外的很多学生都吐槽过,基本上一切都是以高效率而著称的,多到爆炸的作业量基本上逼着每个人紧绷着的神经,让大家都不得不快起来,在这样的强大压力和步步紧逼的感觉之下,同学们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被造就出一种面对各种挑战都会迎难而上并且以最快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仅是面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基本上面对一切问题都是如此,如果你在压力面前只会抱怨,那么你将是最早out的那批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在时间最短、花费最少的情况下把问题解决掉,基本上,几个大作业下来,每个人都与deadline交手过几次了,虽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但最后基本每个人都感觉deadline再赶也会在合理的时间内妥善解决好一切。
只有去做,才能有效缓解焦虑
有些时候,deadline就摆在那,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做成已经很不容易,先做完,再优化,就是好的。尤其是研究生转了专业的同学,毕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某个专业,很多东西都是新的,随时要把学到的新知识与老框架搭配起来,这时候请务必不要陷入完美主义的怪圈,一味地想着要做得多好多好,只会让自己因为焦虑而失掉耐心和信心。
解决这个状态的唯一办法就是:现在!别想!就去做!
认识自己的极限,再不断突破它
学设计是一个持久战,对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累是常态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累还不能休息,没法停下来的数个夜晚累积下来难保不会让人思考人生。基本每个学设计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状态,就是到了那个阶段下自己的极限,但是转念一想,哪有什么事是想做成还没困难的呢?一件事如果不费劲,那还有什么劲,还值得努力么?
只要设计这件事还是你想坚持的,就总有办法能坚持。久了会自然有的一个心理:总在comfort zone里才难受,感到煎熬正是因为自己正在突破原有的能力。折腾有理,折腾万岁,毕竟,只有在一次次的折腾中,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设计是靠做的,不是靠说靠讲的
这一点是对比了很多国内和国外的设计生才有的深刻体会。
国内基本上不管是多么德高望重的老师,基本一门课都是在靠自己讲的,给同学讲评作业也是凭借老师经验给出建议的;好一点的情况是老师在讲台上动手演示过程,同学们课下再自己照着练;好像一个斗兽场,老师在场内表演,同学们在台上围观。
国外则是不论导师经验多么丰富,都会想要和同学们一起参与到项目中,导师很愿意和同学们互动的,虽然他们可能不会真的上手操作,也不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告诉同学们应该怎样怎样,但是会随时针对设计过程抛出一两个问题去启发你,学生记下来就去尝试,自己会找到答案的。
而且,国外非常非常看重“做”的过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动手操作,因为只有做了才知道怎么回事,才知道设计哪里出了问题,哪里可能会出问题,这是避免纸上谈兵最笨却也是最好的方式。
设计身份的认知和转化
刚刚接触设计,不管什么专业,一上来看了不少大师级作品的同学肯定不占少数,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师,那些百般受宠的设计,那些璀璨夺目的奖项,很容易让人觉得设计师仿佛就是地位高的身份象征。
但是在国外学设计会让人慢慢变得务实起来,并且明白一个道理——好的设计绝对不仅仅只是设计师个人风格的张扬,在商品时代,任何一件商品的成功都是“以人为本”的,都离不开技术及商业的运作。
所以,如果你将来做设计是要入市的,是要商品化的,就不会只是负责天马行空。一定会有对设计师身份的重新认知,自然会让你的思考力变得更加周延,学习必要的商业知识,具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并且更加懂得合作。
最后想说,尽管去国外学设计是一件看起来就自讨苦吃的事,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吃下这个安利,毕竟俗话说,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能到什么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