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2017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今年的楼市也将告一段落。不过,就本轮调控来说,显然还远没有结束。如果要总结今年的房地产,小编认为可以概括为: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楼市定位之下,调控思路和楼市逻辑已发生本质上的改变。所以,对于这点能够达成共识的话,明年楼市走向何方,脉络基本清晰。
今天,小编说是说2018年房地产5大预测和猜想,但却有点言不符实的味道在里面。从目前的情况判断,与其说是预测,不如更加笃定地说是大概率事件。在本人看来,这些预测可以说是对即将上演的事实进行预告罢了。有的在之前的文章就进行过分析,因此,说成盘点或许更加合适。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番。
1、调控不停歇,“住房不炒”调控定位不变
毫无疑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楼市调控基调不会改变,明年只会贯彻得更加彻底。在此大框架下,调控自然不会放松。可以说,当本轮调控持续一年多以后的今天,要是有人还对这点有争议,小编真的没什么好多的。假如是年初,本人还会详细分析一番,现在真的没有必要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住房回归居住功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虽然楼市整体进一步趋向稳定,但是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预防潜在的风险调控不能有“歇歇脚”的想法。
2、热点城市房价将维持稳中有降态势
关于这点其实小编也觉得不必多说。无论是从近几个月的楼市统计数据,还是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热点城市房价将维持稳中有降态势是再清晰不过的信号了。因此,在此只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未来楼市的主旋律应是一个“稳”字当头。什么是稳?每个人的解读可能都不一样,有人说房价下降是稳,也有说房价合理上涨才是稳。
对此,小编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坚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是稳;预防房地产泡沫风险也是稳;保证经济由量向质转变的同时减少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依赖还是稳……那么,对于我们普通购房者而言,考虑什么时候可以买房,不应再担心市场的波动、一味的去关注房价会不会复涨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的购房需求与经济能力,总之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就整体楼市来看,在分类调控的原则下,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以鼓励去库存为主,加上一二线热点城市调控从严,这些地区的楼市措不及防的火了一年了。但现在的种种迹象,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上涨,未来势必针对性的出台调控政策抑制房价的暴涨,2018年虚火过旺的三四线城市迎来全面趋紧是大概率事件。
3、打击投机炒房行为,大规模抛房的情况将不是个例
过去,即便是所谓的刚需一族,在购房时或多或少的存在借此获利的心态,说是人人炒房不算夸张。正因如此,我国楼市陷入了畸形的发展道路,当高房价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之后,我们再来反思这个问题,或许每一个人都是背后的帮凶。
现在,当实现人人住有所居成为国人共同的期望,住房投资属性被无限放大自然会被矫正。虽然小编不能明确的告诉你还要多久才能真正实现“住房不炒”,但是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没有人可以逆转的。所以,假如今年炒房者抛售房产还只是少数现象,随着调控的持续深入,明年大规模抛房的情况将不是个例。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一旦调控政策风向发生转变,这些地区的房子谁来接盘呢?哪怕到时候你就算是出租也不见得能租出去。
4、大城市加大住宅供给,对不同人群购房需求进行针对性解决
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易疏不宜堵,光靠堵肯定是不行的。假如本轮调控仅仅是打击投机炒房者,那自然行不通,小编也不会多次表示看好今年的调控。说到底打击炒房者,只是各类调控措施的一个面,为的是让市场进一步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增大住宅供给,从源头解决供需矛盾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就像今年以来本人常说的一句话,未来居住形式将越来越多,各类人群有不同的多种方式实现住有所居,买房不再是唯一方式。比方说:买得起房的买房,差点钱的可以选择共有产权房,没什么钱的租房也差不到哪里。
5、2018年中小房企考虑的不再是如何赚更多的钱,而是如何活下去
虽然2017年各大房企的销售业绩一路高奏凯歌,但是却也掩盖不了越来越的生存压力问题。
首先,土地持有成本不断增加。如今房企拿了地也不能卖成为普遍现象,过去的盈利逻辑和开发模式将被迫改变。这显然是未来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其次,融资成本也不断提高。融资渠道的收紧意味着各房企的资金链将承受更大压力;再者,管理层对于房企各个环节的行为监管加强,通过囤地囤房变相抬高房价获取更多利润将成为过去式。例如:督促拿地企业尽快上市、严查销售行为等等。因此,对于房企而言,特别是中小房企说明年是生死之年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