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征求意见稿
最近,襄阳己经再次开始规划的修编工作,并开创性地征集市民参加。为了应征,我写了一篇文章。我想,专家请市民参与,需要的肯定不是规划知识,而是本地人的感觉,我就从意识流开始写起,当然也就没有详细地论证。对与不对,有待时间检验。
我谈襄阳规划建设
作为一名市民,一直关心我市的城市规划,也在全国不同城市或长或短地工作过,有时总会不自觉地与襄阳的建设进行对比。今年春节,机缘巧合,我再一次琢磨起城市的规划,通过春节这几天对现行规划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感觉到有些迷茫,现将这些困惑提出来,供专家参考。如果这些困惑有一些代表性,那么我想,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就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合理解答吧。
一、 城市发展脉胳的问题:
现在襄阳有东津规划、樊城新区规划,它们是全面铺开,还是有所重点呢?与一些外地到访的客人聊天时,他们有的感觉是全面开花,时东时西,没有重点,无从下手。
从百姓的感受来说,西边人气旺,东边人少(便于拆迁和建工厂)。我们这个区域(湖北省的南阳方言区)来说,主要人口,也是分布在襄阳市以西,大致是河谷地区和十堰地区,东边有枣阳。作为本地人,我有一种感觉:西边好象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经商,你象竹条的豆腐、豆芽,在早几年,那是供应全城。在西边发展市场,很容易星火燎原。
为什么不能将西边打造一个区域性的物流商贸中心(以后再谈汉江i流域的中心)?能不能在这次的总规中研究利用好襄阳马棚车站的问题呢?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主要领导的文章,其中谈到襄阳仅一个铁路枢纽还不充分的问题。需要二个。这次找了一整天,这个文章竟然找不到了。
襄阳实际上有点类似武汉的空间布局: 也是一江一河,天然划分而成三镇。
樊城类汉口,商贸物流区,人多;襄洲(包括东津)类汉阳,工业区,人少;襄城类武昌,文教中心。汉口北就是火车站与飞机集中的物流区域,而不是设在汉阳。听说汉阳最近也要建一个火车站了,叫做汉阳站。武汉将成一镇一站。
网上有一种声音,包括我,认为目前的规划,一心四城,好看、大气,上档次,但与城市实际发展的脉胳是背弓而行的。这也是东津新城开建几年来进展不大的一个深层次原因。而我记得,当年襄州建深圳工业园,应当还算是成功和顺利的,原因可能是顺了城市的脉络吧。
二、东津的建设:
在近年的规划中,东津己然成为我市的发展方向。估计不出意外的话,本轮的规划,依然如此,从征求意见稿来看,西边只以二广高速为界。但东津好象除了房价不断攀高之处,没有什么产业,且己交付的住宅,其外观千房一面,真是不好看,与规划中的高起点相悖较大。我希望专家们思考一个问题,即然东津新城寄托着城市发展的重任,为什么那么多市民在网上攻击这个新城的决策。这不代表市民们一定是目光短浅,也许代表着一种莫名的忧虑吧:这个新城的产业基础是什么。图书馆、博物馆这些对于一个三线城市,看的成份远大于实用的成份。
在规划总轮廓己成定局的情况下,即东津己成襄阳市重点发展战略的情况下,下一步宜将二汽相对高端的研发项目引入东津,并同时利用米字形三大高铁(西武、郑渝、呼南)的优势,以高端产业为招商对象,这就要求降低招商速度。
三、结论:
产业发展有高有低,现阶段,应当优先发展城西的商贸物流,城北的一般制造业,在此过程中,择精华性研发企业入驻东津。而不能一条路走到边黑。